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数过少、成功率不高、长期坚持下去的不多。不少年轻人抱怨这个时代的机会太少。马云却告诫年轻人,当大多数人都在抱怨的时候,机遇也同时存在。“未来30年,这个世界,这个中国,将会有更多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机会。”
近日,本报多路记者采访了一些正在创业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年轻人,报道80后、90后的创业故事,探寻他们创业成功背后的奥秘,并试图通过他们所选择的创业行业揭示该行业的前景,以期给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借鉴。
最近,打开微信朋友圈,很多小伙伴们的头像“萌”了起来。早在今年年初,“脸萌”这个APP就开始被使用,今年7月,脸萌的下载量突破了4000万,被认为是2014年上半年最火的手机APP。“脸萌”火了,在公众眼里,其创始人郭列借移动互联网之势,“一夜成名”。然而对于郭列自己,其实是走过了长长的黑夜才迎来了曙光。
6.5元吃两顿的创业日子
最近一段时间是1989年出生的郭列最忙碌的几个月,做“脸萌”海外版、开发新产品、找新办公室、招聘新员工、接受各种媒体采访、参加各类青年创业者论坛……8月3日下午,郭列一个人在他位于深圳创业一路的宏发中心大厦的新办公室里组装着从宜家买回来的桌椅。在这个1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仅有一个会议室是独立的,其余的地方全是公共办公场所,郭列没有给自己留独立的办公室。“那是我的位置”,他指了指靠近窗边的位置,“这样可以随时和大家一起交流,在腾讯初期,马化腾也是这样的。”
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郭列在腾讯找到了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电子商务。他发现在一个庞大的企业里,自己仅仅是小小的螺丝钉,和想象中的状态相差甚远,他毅然辞职。抱着“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做好玩的事情”的想法,他带着3位兼职的小伙伴在出租屋里开始了创业生涯。
郭列的第一个作品是APP微信表情“说说”,但“说说”并没有收到用户的好评,上线3个月用户量仅有两万。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郭列进入创业最困难的时期,不仅把积蓄和住房公积金全部花光了,还找家里借了两万元度日。那时他和另一位合作伙伴甚至可以花6.5元吃两顿:3元买一块肉,1元多买一个青菜,自己蒸饭,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创业整整一年,身高180厘米的郭列从120斤瘦到了100斤。
他的第二个作品“脸萌”在去年10月初次成形。尽管已经举步维艰,郭列却没有着急地把“脸萌”上线,而是让20多个朋友试用,根据朋友们的反馈意见,又修改了1个半月,直到11月底才发布。“现在回想起来,走过了那段最黑暗的路,后来感觉其他的困难都不算什么了。”
今年3月份,IDG天使投资的到来让郭列松了一口气。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郭列的其他三位朋友终于全职出来创业,办公室也从宿舍搬到宝安区创业路上的正规写字楼,并陆续“招兵买马”吸引了另外9位小伙伴。到5月中旬,“脸萌”从1.0升级到2.0,用户量也一下子飙升到3000万。
90后放大了创业精神本身
在郭列的微信里,有一个叫“IDG88后CEO吹牛群”的微信群,里面一共有17位得到IDG投资的年轻CEO,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商业模式,探讨观点。在这个群里,有不少大家所熟知的年轻创业者,如“一起唱”创始人、92年的尹桑,他从高二开始创业,目前已经创业三次,第二个公司已经卖掉,获得几百万美元。“他虽然比我年轻,但已经有5年创业经历,所以并不能从年龄来看一个人的资历。”
郭列对于自己所在的年龄层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我们的共性在于都比较直率,说话的时候会直接把隐藏的情绪踢掉。”尹桑也有类似看法:“特立独行、年轻有为、不拘小节、理想主义这几点,恰恰是90后的特点。90后放大了创业精神本身,所以目前社会才会关注90后创业,因为他们把这个概念本身发挥的最极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价值观,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想法,90后只需要被聆听。”
在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字典里,没有“论资排辈”这4个字。“他们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我们,再说他们有我们了解年轻的用户吗?很多东西不是看年龄或者经验的。当然如果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管理企业的经验,我会向他们学习和平等地交流。”在与60、70后创业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于上一辈人习惯性的“礼貌”,郭列有时候感到无法理解:“他们总喜欢贬低自己,例如会说‘我来你们公司当保安’这类的玩笑,我很不喜欢这类玩笑,自己是什么实力就做什么,没必要贬低自己。”
坚持做下来,老天不会亏待你
移动应用经济的颠覆性力量促成了广泛的创业机会,捧起了新星和巨富。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而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接力棒也从张朝阳、丁磊、马化腾到雷军、刘强东等60后、70后传递到孙宇晨、尹桑、郭列等80后、90后手里。郭列认为,如今年轻创业者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尽管很难再出现像腾讯、百度这样大的公司,但移动互联网产品不断细化的今天,小企业仍有很多机会。“相比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创业门槛更低,只要掌握一些技术,再有个好点子,甚至中学生制作的产品都可以在应用市场上和大腕平等竞争。”
全世界每年新出的APP有上百万个,有不少APP“朝生暮死”,“脸萌”的热度如今也渐渐冷却。APP用户的到达率和黏度如何去保证,APP的各种负面效应如何去规避,这都是创业团队要考虑的问题。对于APP创业团队而言,运营、盈利,都是他们绕不过去的坎。
目前郭列和他的团队正在做“脸萌”的海外版,“未来我们还希望基于用户自身的漫画形象开发手游。”“脸萌”也计划将接入社交账号,使用户可以随意拼接彼此的照片、玩游戏等。同时,将为“脸萌”增加社交漫画的功能,增加用户黏性。
至今,郭列的目标未变,仍是和一群好玩的人为年轻用户群做点好玩的事,并被自己年龄层的人认可。“创业这段经历真的很美妙。我创业之后真的觉得很开心,虽然有时候很苦,虽然有时候自己的决定让别人觉得有点傻,为什么看起来很好的辞掉工作,为什么不搞自己专业?我觉得还是要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因为你的内心才是最懂你的,当你坚持做下来的时候,老天不会亏待你。”